教育情感转向:新趋势下的挑战与机遇——《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第二版)》

热点 2024-10-19 16:23:19 184
教育情感转向:新趋势下的教育践第挑战与机遇——《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第二版)》2024-07-17 10:04:30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 举报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是转向战机“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丛书”(黄忠敬主编)中的首部著作,于2022年11月出版。势下该书一经问世,遇社便得到广大中小学校长、力理论政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的策实热烈欢迎,当年入选中国教育新闻网“影响教师的教育践第100本书”。同属“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系列的情感另外两册《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案例与评析 》于2023年12月出版,半年不到,转向战机累计销售表现也不俗。势下在电子图书普及和电子阅读已经成为大家日常学习方式的遇社今天,此书的力理论政纸质图书如此大受好评,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时代对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的策实诉求。

更让人感动的教育践第是,一些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育机构和基金会等在开展系列教师培训和志愿读书活动时把此书作为经典阅读书目之一,推荐其作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家长的必读之书。不少读者还积极反馈了学习体验和读书体会,并对书中一些观点和所涉及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这种热情与投入也让作者倍感荣幸与鼓舞。

2024年1月初,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学院教育科研指导部牵头组织的“前沿科研理论与技术工作坊”聚焦“社会与情感能力(SES)”,在科研指导部王丽琴主任指导下,采用“1+1+1”的研修模式,黄忠敬老师受邀作为领衔导师,教育科研指导部郑新华博士作为协作领队,以《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一书为核心书目,浦东新区南门幼儿园龚卫玲园长作为工作坊坊主,面向浦东新区教育科研中心组成员、南门教育集团科研骨干教师招募成员,由指导部科研员曹鑫主持,通过专著共读、课堂观察、专家示范、交流总结等方式,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24年4月12日至4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真爱梦想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为期二周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共读营,开营活动和线上读书分享会在云端汇聚了近3000位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探讨当下社会与情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智慧。

2024 年4月27日,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国际第二轮) 成果发布。在此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启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第二版)》的修订工作。对于已经阅读过第一版的书友,或者尚未涉猎的新读者来说,都可能对本书的新内容充满期待。因为这是一部学术著作,其深度和广度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够关注以下几个重点:

1

能够读出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趋势,这是本书希望传达的一个重要观点;

2

能够理解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学术发展脉络,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3

能够关注这本书所展现、所折射的研究方法,理解其创新之处;

4

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实践的关怀,将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第一,教育的情感转向。在全球发展的态势下,这一趋势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为何需要我们进行教育转向?这是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读者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的时代背景下,面向未来的孩子们,若想获得幸福和成功的生活,他们应具备何种能力?全球范围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终普遍认为,教育应转向情感教育。这一转向始于1990年代,并在此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教育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明显标志和特点在本书中有所阐述。尽管对于我国而言,这一观点可能显得较为新颖和前沿,但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关的研究机构、专业组织和概念在30年前就已经出现。这一教育情感转向从心理学学术领域延伸到教育实践,体现了对教育的全面深入思考和变革。


在探讨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历程时,有几个显著的标志性事件值得我们关注。自1994年美国学术、社会与情感联盟(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CASEL)的成立起,便标志着社会情感能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995年,心理学家戈尔曼撰写的《情感智力》一书,其封面上的“情商”一词,引起了校长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极大关注。这一事件标志着情感转向在教育领域的落地,从心理学迈向了教育学。自2021年起,OECD发布了社会情感的大规模全面测评,我国也发布了相应的测评报告,这标志着继批量化教育之后,又一个全球性的教育项目正式启动。该测评主要侧重于非认知领域,即超越学科、学分和分数的软实力内容。这一趋势已成为全球教育政策优先发展的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们需要反思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模式,它虽适应工业化需求,但过于强调标准化和工具化。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的经济作用,但忽视了情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以人为本,培养完整的人,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社会情感能力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这一发展趋势,思考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我们应该反思教育带来的副作用,确保教育真正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实现全人发展。

第二,关于学术脉络。这一脉络,简而言之,即为从智商至情商的演进历程。本书深入探讨智力概念的拓展,特别是情感智力的发展。这一发展促使我们认识到,除了认知自立外,情感自立、情绪自立以及社会交往自立等方面同样重要。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情商这一概念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广泛认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概念之间虽有重叠,但各自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价值。当前,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管理学理论,都极为重视后天的养成。我一直特别强调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对先天智力的关注,更是对后天养成的着重强调。这种转变使得我们的教育从早期的强调智力逐渐转向了对情商的关注和培养。同时,这一转变也体现在从智力测验到教育实践的转变中,标志着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转型。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理念,与情商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情商概念的发展历程,详见第二版新增的一节“社会与情感能力:概念史考察”。


第三,研究方法。虽然本书中并未专门设立一章讲述研究方法,但整个研究成果的呈现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正是我国当前特别强调的有组织的科研。希望大家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我们一直在进行一项典型的有组织科研。这项研究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具备多个显著特点。首先,它与我们常见的独立研究存在显著差异,因为它是一个协同作战、团队作战的长期研究。第二,我们的研究方法体现了高度的严谨性。自2018年起,我们与OECD紧密合作,无论是在抽样环节,还是研究方法的运用,乃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都遵循了科学研究的典型范式。我们参与测评,有全球化的数据,是一个非常大型的研究活动,既可以做本土分析,也可以做国际比较。诸多结论的得出,都需要经过科学方法的验证和保证。同时,这项研究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大团队的协同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已正式成立了社会情感研究中心,并组建了一支跨学科、规模庞大的研究团队,成员超过20人。这支团队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政策学、学习科学、统计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的团队致力于攻关性的研究,并持续进行每三年一轮的跟踪研究。2024年4月27日,我们向全球发布第二轮的最新成果。《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第二版)》中增加了第二轮测评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发现及启示,并对两轮测评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增加了第二轮的测评工具。

一些创新性的发现。在过往,人们更多地关注于学业成绩的考评与评估,然而,在如何评测和评估孩子们的软实力方面,我们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工具和方法。如今,随着一些新的方法工具的涌现,我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测评孩子们在这方面的能力,这无疑对孩子们未来的身心全面发展起到了从无到有的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研究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这是一种典型的、有组织的科研方法,尽管书中并未特意强调这是比较研究、跟踪研究还是全球大规模测评,但其中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深入体会。

第四,书中蕴含的实践关怀和本土关怀。这种关怀体现在对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乃至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全面关注上。尽管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理论探讨,但其中也不乏对实践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关怀。


社会情感能力是可教且可塑的尤其在人的成长沉淀期,这种能力更具可塑性和可变性。

在教育领域,可教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干预和指导,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作用在于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在不同阶段实现不同的发展速度。

从人生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期各有其特点。幼儿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我们常说投资孩子的最佳时机就在幼儿期。另一方面,随着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者认识到社会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之间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强化,共同作用,而非过去所认为的对立关系。

展望未来,教育应更多地关注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成长阶段,并因材施教。从时间角度来看,特别是在学校环境中,文化氛围的构建对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关注学科培训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教师的情绪状态、压力管理和情感控制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教师培训应当首先重视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于教育的全面性与重要性

首先,活动的展开在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对提升学生的身心能力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我们着重提倡在课程中增加更多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其次,实践方面,我们特别强调评估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性。上海市在此方面已做出了良好示范,通过颁布绿色指标3.0版本,将社会与情感能力纳入评估体系,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这标志着社会情感能力已成为评估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认识到家庭与学校在教育中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针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我们应采取多路径的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学校氛围建设、学校治理以及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这些路径共同作用于学生,促进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和耐心。

最后,我们认为全环境的全人教育模型更适合当前社会对健康培养的需求。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关键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本书强调的是,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才,而现在我们更加需要注重的是教育的人性化,即培养人的人性和人的品格。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次,我们一直在讨论成功,但我认为,我们更应强调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成长,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再者,长期以来,我们过于注重智力教育和学科发展,而现在,我们需要超越学科和分数的局限,更加强调情感教育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以确保孩子们能够身心健康、幸福地成长。

希望各位能在阅读本书时找到共鸣,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教育中。

(本文根据《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第二版)》再版说明及作者公开讲座内容整理)


《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第二版)

黄忠敬 等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8.00元

978-7-5760-4912-1

2024年4月

全书贯穿了理论、政策与实践相结合这一主线,全貌地梳理出国内外社会与情感能力相关研究的脉络,详细介绍基于前期的理论研究与测评数据基础上开展的学校实践研究,并总结和归纳出面向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基于国内实际教学场景的测评工具。此次修订,删除了原先内容相对比较重复交叉的第六章,并增补近两年多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社会与情感能力:概念史考察”作为第一章,且附录的测评工具问卷也根据这两年本土实践后进行了升级,既附上新版“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工具”,且对于前一版附录 15 岁组测评工具和 10 岁组测评工具进行了具体标注说明,更及时地满足一线研究者对培养、提升儿童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迫切需求。

作者简介

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其著作《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之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获得上海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社科基金学术外译资助被译为三种语言,《OECD 教育指标引领教育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列入国家重大出版工程。

编辑:蒋将

稿件整理:孔灿

制作:蒋智研

关注并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购买《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第二版)

本文地址:http://zhenjiang.tanzutw.com/news/95f69989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华擎Z890 Taichi AQUA:高端发烧友之选,24+16针供电,256GB内存极限战力,仅售8399元

特朗普保镖换成“清一色”男性,美特勤局女局长拒绝辞职

上门按摩女技师被曝推销涉黄服务,官方回应

血脂高,还能放心吃肉吗?|吃出健康来

千亿芯片巨头韦尔股份前三季净利预增超5倍!创始人再豪捐28亿

通过墨西哥测试:紫光展锐5G芯片走入57个国家和地区

这事儿|傅园慧入职浙大:哪些大学的体育课是世界冠军教的

殡仪馆8个花篮收费13800元?济南通报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