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变“云课件”,用普惠形式提升乡村学校科教资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看到孩子们大大的眼睛、对科学知识充满的频变求知欲,我觉得这件事特别好,用普源虽然累、惠形虽然辛苦,式提升乡但很有必要”,村学提起在福建永定县参加“流动科学课”支教活动的校科经历,抖音科普视频创作者杨大炜(@杨爸图说)深有感触地回忆。教资
近年来,云课件从党中央到教育部,短视多项教育政策都明确指出,频变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用普源加法。当目光聚焦乡村学校时,惠形推广科学教育的式提升乡困难仍旧存在,“有效的科学教育的资源供给是不足的。”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副主任祁雪晶说。
今年2月,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抖音联合发起2024“流动科学课”科普活动,截至10月,该活动已落地6省18个城市30所中小学校园活动。活动目标是瞄准科学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为学生提供优质科普资源,并招募优秀的科普专家志愿者,助力乡村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升。
10月16日,一场围绕“流动科学课”和“短视频与中小学生科学教育调研”的分享会在京举行。教育领域学者、教师、科普视频创作者们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短视频助力乡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解决资源短缺难题。
短视频变身云课件,新模式如何解决教育资源短缺
事实上,从教育信息化1.0时代开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乡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短缺等难题,始终是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育企业努力的方向。随着技术和媒介形式的发展,基于录播或直播的教育产品不断出现,现在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又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感觉新媒体可以给乡村科学教育非常多的助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说道。她认为,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适合现在这一代孩子的认知特点,因为他们是网络时代原住民,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互联网思维。“所以我们需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和他们对话,而且新媒体平台的显著特点是互动平等性,这都是他们所需要的。”
根据《短视频生态下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研究报告》,对我国中西部河南、甘肃、四川、广西、陕西五个省份的4332名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各种渠道中,短视频和视频占比达66.5%,仅次于课堂学习,位列第二位。超过九成的中小学生认可短视频补充了学校的科学教育,认为科普短视频开阔眼界、便于理解、互动性强。
桂林市兴安县第三小学的科学老师盘春艳,在“流动科学课”项目走进她所在的学校后,更加坚定了把短视频融入课堂教学的决心。“以前我们都是拿着课本讲,课件资源不足,实验设备也不够,那只好就课本讲一下,熬过去就结束了。”而现在,她会积极地利用视频平台的资源去教学。在平日的科学课中,她常常会选取一些抖音平台上的科普视频来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视觉化的效果以及和娱乐内容结合的科普,相比于以往的照本宣科,现在的内容要更吸引学生。
抖音创作者袁晓因一手堪比PPT的工整地理板书,以及视频中对地理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而在短视频平台悄然走红。在为网友们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袁晓现实里的身份是一名来自济南的青年高中地理老师。
袁晓告诉芥末堆,他在平时授课中便会有意识地使用抖音中的短视频素材,“学生们既学习地理知识,也看了实地的视频,会发现原来知识与现实是相呼应的,这一刻才是教学完美的状态。”
祁雪晶认为,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在科学教育的应用中具有两方面价值。首先是,其扮演了“云课件”角色,用最普惠、直接,且受青少年喜爱的形式普及了科学知识。其次是,学生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打破信息和数字的鸿沟,实现更大距离上的学习共同体,“这一点还是很关键的。”
当短视频进入乡村教育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媒介产品,“短视频”等形式确实具有解决科学教育资源短缺的能力。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若想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仅仅拥有一项“有能力”的工具并不足够,如何将工具应用到教育过程中是关键。
当“流动科学课”来到学校后,科学家、科普创作者们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前沿知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也给老师们的日常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事实上,这也正是如今支教活动正在不断变化的意义,不仅将知识带入课堂,更将方法带给教师。
“抖音达人们带来的那种有趣的讲座,点燃了我们孩子们的那种科技的热情。我们也知道了去关注科普教学的视频,运用新方式进行一些教学。”盘春艳说。
事实上,教师素养正是教育资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中西部中小学目前面临校内科学教师少、专业性不足、学历不高、科学实践落后等难题。“在我们乡村小学,最主要的是师资力量欠缺,还有我们农村的科学老师专业素养达不到专业水平。”盘春艳说。
袁晓也有相同的感受。起初他选择将科普类短视频以课件的形式分享给乡村教师的老师们,但他现在更多选择录下自己日常授课中的实录,以及课堂中有趣的小实验,上传至抖音平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袁晓告诉芥末堆,他希望乡村中小学的教师们,可以通过看了视频后,更多理解教学的思路,“原来还可以这么教。这样老师们也会去找更多的资源来带给学生们。这也是我还在坚持发视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何将短视频内容深度地融入科学课堂教学中,非常考验教师的科学素养以及网络素养。”孙宏艳认为,作为老师来说,关键在于会跟孩子对话,才能将短视频的内容与教学大纲进行很好的融合。
在青海参与“流动科学课”的支教活动中,袁晓起初很担心自己准备的内容,能否被当地学校的同学们所接受。当他把自己的抖音展示给学生们看时,发现自己之前多虑了,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对短视频的接受程度是一样的,和网上很多网友的反应一样,“孩子们在课堂上也会积极互动、甚至更加积极。”
“我是一个一线的高中老师,你在课堂当中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学生的眼神能和你讲的内容呼应,你会觉得这节课是完整的。通过这些讲课,把一个科学的小小种子埋到了他们的心中,这样的课堂的意义就大了。”袁晓说。
- 小学
- 学生
- 教育
- 科学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本文地址:http://zhenjiang.tanzutw.com/news/67c69928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