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同行!“教联体”打造首都教育优质均衡新生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前,同向同行态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打造会上,首都东城区就“教联体”建设进行论坛展示,教育均衡汇集学校、优质家庭、新生教育科研机构、教联体社会等多方力量展开充分讨论。同向同行态
在共育视角下推进“教联体”建设,打造学校应当如何履行机制建设的首都主体责任进行整体设计?班主任作为一线关键力量,如何充分运用好“教联体”这一抓手,教育均衡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区级教科研部门如何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如何调动社会力量,优质创造良好的新生社会环境?
整体设计 从“理念共识”到“多元共治”
洪伟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
推进“教联体”建设,我想有三个关键词需要关注。教联体
第一个词是“理念共识”。达成理念共识是协同育人的逻辑起点。家庭希望培养出的“好孩子”,学校希望培养出“好学生”,社会希望培养出“好公民”。但是,这三个“好”的标准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我们必须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重新思考我们的育人目标,引导各方达成一致。我们对史家的育人文化进行了寻根溯源,充分挖掘有着“一条小胡同,半部近代史”之称的史家胡同的文化基因,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和谐发展的人”确定为育人目标,形成了“打开学习空间,赋能学生成长”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引领学校、家庭、社会更好地形成育人共识。
第二个词是“多元共治”。家校社协同育人应该纳入学校整体育人模式和治理体系中。面对协同育人难题,本着“改革发展出题,党建引领破题”这一原则,我们不断强化党组织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学校创设“家校社党支部”,有机整合德育与班级管理、少先队教育、心理辅导等各方力量,吸纳家长党员代表、社会人士作为特邀成员,为协同育人工作建立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动家校社共治、家校社论坛、家校社课程、家校社专家资源库等协同育人工作。
第三个词是“课程共建”。协同育人工作不能脱离教育现场,而要触及深层结构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活动。学校以“无边界”课程拓宽学生成长的真实场域,重新思考家庭、社会和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使得学校课程由内容封闭走向边界开放。例如,学校与国家博物馆联合研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以馆校合作和家校共育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程营养;学校开发“服务学习”课程,引导学生与教师、家长走进社会,一起做公益项目。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从“书本中成长”到“服务中成长”的转变,家长也在学校同步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与孩子共同成长,社会则从单纯的资源供给端走向育人主体位置。
双向奔赴 家校共助学生成长
王坤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我们时刻铭记践行学校育人理念,始终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其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我非常关注的一项内容。
多年来,我坚持每学期全员入户家访至少一次,这既是学校德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形成的工作自觉。入户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及更和谐的家校沟通做好铺垫。
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制度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注入了活力。在家委会的推动下,家长沙龙活动同理共情,妙招频出,“百位家长进校园”活动为学生生涯规划提供指导,班主任讲堂切实解决了家长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学校还与博物馆、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等多元社会单位深度合作、环境共建。我曾带领班级走进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参观了解白血病患儿与病痛做抗争的故事;和学生、家长一起参与爱心义卖活动,捐赠图书,置办公益画展。丰富的班级特色活动让亲子、师生、同伴间关系悄然发生着积极变化。“广中教育日历”公众号每日向家长推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亲子沟通技巧,为家庭教育赋能。
作为班主任,我们受益于学校的资源平台。家校社一体联动,才能全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资源共享 科研机构做好专业支持
张巧
(北京市东城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在家校社实施过程中,需要联合各方主体,发挥共育合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作为科研机构,区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专业支持。
一是引领实践的科研支持。一方面,承担立项国家级、市级重大、重点课题研究,引领区域协同育人实践。另一方面,指导学校开展协同育人研究,总结梳理推广成果。
二是专业队伍的培训支持。从培育2000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种子”教师,扩大到开展全员共育能力提升的培训。
三是家长育儿的资源支持。整体构建家长课程体系,依托东教印象公众号发布的“家庭教育大讲堂”每周推送一期,累计200余期,已成为东城区共育精品课程。不仅面向东城家长,还向喜马拉雅平台、本市乃至全国其他区域等上线推送。
总之,只有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力量,才能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进而让“教联体”发挥出更大的“联效应”与价值。
社会参与 赋能“无线”与“无限”的教育
闫岩
(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是东城区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3.06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上分布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共计22所。如何聚焦“一小”群体所需,守护其健康快乐成长,让其在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自由翱翔”始终是属地街道的一份责任和担当。为此,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从一元到多元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全新网络时代”新模式。
走出校园,孩子们就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由社会单元组成的无线局域网络中。网络信号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孩子们和这个世界的链接是否“丝滑”。因此,街道首要做的是不断使网络信号全覆盖,并实现免费连接。作为东城区首批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工作站的街道,“家门口的家教指导服务”随时在线,以《家庭教育难题60解》作为智囊典籍,供家长随时翻阅,为家庭教育答疑释惑。
有了“丝滑”的外在环境,孩子成长另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适配化”。为此,龙潭街道在社区城市空间建设上始终践行儿童优先原则,从基础设施完善到活动场景打造,逐步形成“无线数据链路”的资源整合、结点打通和协调联动。完成社区儿童之家升级改造,成为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第二个家”;依托角楼图书馆、中湖公园、百工坊等驻区单位,开辟了共建共享活动阵地,形成了严密、温暖的交互平台。
时代在发展,给孩子搭建的平台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迭代升级,促进孩子与社会的链接奔向高速时代。我们聚焦传统节日,打造“悦·社区”美育行动等,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组建“小小管家团”,提升孩子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北京幼儿体育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推动儿童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突破口,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坚强意志、强健体魄。
社会对孩子培养的职责在于实现对他们“无线”与“无限”的教育、培养与接纳,也正是因为有了协同育人模式,才能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撑与保障。作为社会平台之一,街道愿意和学校家长共同以“爱的名义”,扬帆启航,如影随形,为孩子们的成长播撒温暖的阳光。
策划:王小艾
编辑:张秋颖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 ·以色列贝尔谢巴中央汽车站疑似发生恐怖袭击 已致一人死亡
- ·北京铁路:受降雨影响 多趟列车停运或晚点
- ·场均漏12个空位三分!美国队太自大 想夺金?学学德国加拿大吧
- ·阿根廷西北部发生4.6级地震
- ·以军宣布在以色列北部多地设立“军事封闭区”
- ·高通炮轰中国手机厂商传音交5G专利费:收费比华为高4倍以上
- ·法国家电品牌商SCHNEIDER 破产,欧洲家电市场寒潮持续?
- ·苹果专利探索提高折叠 iPhone / iPad 耐用性:玻璃折叠部分变薄、边角部分加厚
- ·以军空袭黎巴嫩贝鲁特南郊多处真主党据点
- ·国际奥委会:巴黎奥运会已准备就绪 筹备工作一切顺利
- ·以防长称决心瓦解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武装组织
- ·55年前的今天!阿波罗飞船创造历史:美国首个登上月球
- ·韩媒: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女儿因涉酒驾被立案
- ·特斯拉盘初大涨5% 马斯克称明年公司将少量生产人形机器人
- ·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最新政策来了!
- ·SEC建议:美国公司应向投资者披露对加密资产市场的风险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