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级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上新!上海市级上新看看有你擅长的学生吗?附全国性竞赛白名单2024-07-21 18:36:28 来源: 魔都小升初上海 举报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暑假里,上海中小学生除了完成暑假作业,竞赛竞赛还有哪些活动可以参加?近期,活动上海学生综评网站发布了几项上海市级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有擅有部分中小学生也可以参加,附全暑假里就可以准备在学校、国性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白名少科站等渠道报名,上海市级上新来看看有你家擅长的学生项目吗? 此前,教育部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竞赛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含金量高,活动后文一起来关注。有擅 第二十一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 (摘要)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国性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决定联合主办第二十一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一、大赛主题 以智慧和行动,创新每一天! 二、大赛宗旨 大赛坚持立德树人,在活动中激发青少年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渗透劳动意识,激发青少年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培养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能融合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来解决现实问题,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三、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四、参赛对象 本市在校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学生。 五、大赛内容 1.结构工程师——云霄飞车 设计并制作轨道,让钢珠从轨道的顶部释放下滑,完成规定任务和自选任务,最后到达该轨道的终点,在比赛现场进行搭建。 2.结构工程师——轻量座椅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承受一定荷载的座椅,座椅越轻就能节省越多能源,对座椅进行虚拟承压测试,此外该结构还必须能够符合实用性、创意性。 3.建筑工程师——“儿童友好型城市”智能微空间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展,“儿童友好型城市”旨在关注儿童的教育、娱乐和社交需求,以确保他们在城市环境中能够自由探索和发展。设计并建构一个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背景下的智能微空间,以满足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比赛现场进行搭建。 4.机械工程师——机器人竞技场 设计并制作仿生电动机械结构,共设四个子项目:外卖配送机器人、电缆投弹机器人、步行爬阶梯机器人、划桨机器人。 5.机械工程师——旱地冰壶机器人 冰壶是一项体现智力、体力和团队精神的运动。旱地冰壶是冰壶的普及版,设计并制作一个能投掷旱地冰壶的机器人,使冰壶以平移运动滑行的方式竞技。 6.软件工程师——软件的诞生3.0 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是软件设计的核心。根据前期调研的情况,完成软件功能的描述和定义,对系统进行功能分解,对各个功能模块的算法和实现进行确认,确定项目开发周期和任务分工,在项目过程中进行团队协作,最终完成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设计文案和核心原型代码的开发。 7.航天设计师——载人月球旅行项目(第一阶段)设计 我国已正式启动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结合前几届大赛项目的延伸拓展,着眼于现实科技,创意设计载人月球旅行任务的第一阶段——飞往月球。 8.航天设计师——空间飞行科学实验设计 太空科学探索不仅拓宽了人类的视野,还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贡献。请从多学科知识与实验出发,以太空特殊环境为实验环境,展开天地对比的空间科学实验方案的畅想,创意设计空间科学实验装置。优秀项目将入围飞行任务,由专业工程师进行重点孵化,通过模拟测试后,择优推荐一个项目开展基于真实航天器的太空科学实验在轨飞行任务。任务期间支持单位会将在轨获得的实验结果传回并提交给学生供后续研究。 9.工业设计师——智能环境监测设备 利用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创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设计并制作一款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10.机电工程师——智能物流机器人 设计并制作一个智能物流机器人,在分拣区内完成货物的分拣和装载,通过随机任务,完成货物投递。 项目的具体规则,可登陆上海学生活动网(www.secsa.cn)查询。 六、流程及要求 (一)流程 1.校级申报 自愿参加,每位学生限报一项。各校提交报名表至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 2.区级评审推荐 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组织初评。根据区级初评结果,按比例推荐优秀参赛学生参加市级比赛。各区根据要求推荐参与市级终评名单,以区级管理员账号登陆http://secsa.shec.edu.cn/qsnkxyjy/网站,提交市级终评名单。 3.市级终评 市级活动进行现场竞技或答辩、展示等。 (二)要求 学生提交参赛材料具体要求详见大赛规则。赛前,组委会将发布活动参赛公告,包括参赛秩序表、参赛证、参赛注意事项等。 七、大赛安排 9月30日前 各区进行区级初评 10月10日前 市级比赛报名 10月26日(暂定) 市级决赛 “国际科学与和平”第 34 届 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 (摘要) 一、活动宗旨及主题秉承“科技造福人类”的宗旨,溯源地球的诞生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结合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严峻形势,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主题为:我爱生物多样性。 本次竞赛采用初赛和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赛学生可关注科学报刊、新媒体所刊发的相关内容,关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了解生物多样性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持续影响;同时,参与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各学校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了解科技领域方方面面的知识。 竞赛采用网络答题的形式进行。网络答题平台为上海市学生体育艺术科技教育活动平台(shsunshine-zp.shec.edu.cn),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提供。 二、指导单位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 三、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四、承办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青少年科技报 五、协办单位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化学化工学会 六、活动时间2024 年 9 月~2024 年 12 月 七、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在校中小学生 八、活动形式本届金钥匙科技竞赛由高中组决赛,小学组、初中组选拔赛和决赛组成。 九、时间安排1. 2024 年 9 月,竞赛正式启动。 2. 2024 年 10 月 15 日报名截止。 3. 2024 年 10 月 18 日前后网上模拟测试。参赛学生登录上海市学生体育艺术科技教育活动平台(shsunshine-zp.shec.edu.cn),找到本届金钥匙科技活动 的链接,点击链接进入活动页面进行注册、答题。 4. 2024 年 10 月 26 日(周六)选拔赛。 5. 2024 年 11 月 16 日(周六)决赛。 联系人:蔡老师 联系电话:021-53204776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 159 弄 B609 室 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物理实验竞赛 (摘要) 一、活动宗旨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物理探究实践,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现决定举办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物理实验竞赛。 二、活动主题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竞赛主要内容及流程 1、竞赛内容 以应用物理知识为基础,开展趣味物理实验等相关内容。 竞赛分为三轮:(1)初赛:物理实验理论测试 (2)复赛: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操作 (3)决赛:物理实验设计、操作及评委面试 2、活动安排 (1)报名阶段 2024年8-9月,采取自愿报名与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由各校统一向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少科站)报名。 (2)初赛阶段 时间:2024年9月27日下午 组织:初赛由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少科站)组织,各区通过初赛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选拔学生参加复赛。 形式:闭卷笔试(全市统一时间)。 (3)复赛阶段 时间:2024年10中上旬 组织:由上海市青少年物理实验竞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复赛,按评审结果选拔参加决赛学生。 形式: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全市统一时间)。 (4)决赛阶段 时间:2024年10月中下旬 组织:由上海市青少年物理实验竞赛组委会组织决赛。 形式:物理实验设计、操作及评委面试。 3、活动对象 本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 报名办法 2024年8-9月,采取自愿报名与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由各校统一向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少科站)报名。 联系邮箱:wlsy_sh@163.com 联系人:沈老师 电话:64378912。 联系人:席老师 电话:64372665。 第二十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摘要) 一、活动目的 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以大赛的形式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承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三、活动形式 1.大赛形式:个人赛书面阅读比赛。 2.参赛对象:高一至高三学生,中专、职校学生。 3.分组情况:高一至高三按年级分组;中专、职校单独设组、共分4个组别。 四、日程安排 初赛:2024年9月,由各校自行组织。 复赛:2024年10月19日,各区及中职系统分别举行。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提供。 决赛:2024年11月9日,全市统一组织举行。 联系方式 联系人:鲍老师 电话:33255796 43项全国性竞赛被列入白名单 教育部此前公布的 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 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共有43项竞赛进入名单 教育部强调,入围竞赛的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在此期间每学年举办不得超过1次,累计不超过3次。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分项目。 教育部强调,入围竞赛的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在此期间每学年举办不得超过1次,累计不超过3次。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分项目。 来源:上海学生综评网站、微言教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