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喷式现象。
2025年,增长只本研究生将继续大量扩招,本科饽然而在目前的香饽就业市场上,本科生却成了“香饽饽”,单位研究生求职遇冷,科生这是研究怎么回事呢?
一,研究生招生人数“井喷式增长”
先看一组数据:
2017年我国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生井生成啥多其中,喷式全日制69.19万人。增长只本招收博士生8.39万人,本科饽硕士生72.22万人。香饽
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单位其中,在学博士生36.2万人,在学硕士生227.76万人。
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19.00万人,增长20.74%。
2021年研究生招生117.65万人,其中硕士生招生首次突破100万大关,达105.07万人。
研究生招生一路高歌猛进,正在继续“井喷式增长”。
一方面研究生扩招,另一方面学位授权单位的“井喷”。
自2018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共新增了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授权点总数达到2755个,相比2022年的18442个,增长了近15%。
与招生规模扩大相伴而来的,是研究生学费的普遍上调。
近年来,多所高校纷纷上调研究生学费标准,部分专业的学费涨幅甚至超过50%。
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2025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拟定为2.3-2.7万元/年,相比之前的1.2万元/年有了大幅提升。
苏州大学、深圳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也相继上调了研究生学费。
二,研究生求职遇冷,学历优势不再?
根本想不到,这两年就业市场上研究生求职遇冷了。难道研究生出现过剩了吗?
比如,今年国考的大量岗位,都明明白白标注:“只要本科生”,意味着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靠边站。
有人在网上吐槽:"读个研究生容易吗?结果连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了?"
我有个北京某国企的朋友,他说:“我们公司去年招了几个应届本科生,工作能力比某985研究生还强。学历只能证明你以前学习不错,可不代表你现在工作就厉害。”
因此,今年他们公司高层决定,只招本科毕业生,不招硕士研究生了。
理工科研究生还好一些,如果是文科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更惨了。
理工科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尤其是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热门专业的,就业应该不成问题,而文科专业的同学,只有考公务员这一条路了。以前很多文科生可以去学校当老师,如今中小学教师过剩,大部分地区都停止招聘老师了,而企业要文科生的寥寥无几。
日前,郑州的一次大学生招聘会上,河南南阳市某三甲医院,他们招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给的月薪是1499元至1999元,一个硕士毕业生,还拿不到2000元的工资,情何以堪!
三,本科生为啥成了“香饽饽”?
本科生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有几个原因:
1.用人单位要的是能干的人才,而不是高学历。
某互联网大厂的技术总监小张说:“只要你技术过硬,管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能力才是王道。”
2.研究生要求的薪资水平较高,本科生则比较低。
研究生自以为身价高了,薪资自然要高,而本科生没有这份“傲娇”,工资低一些可以接受。
单位都是讲究效益的,能少花点钱就少花点钱,何况本科生用起来还比较顺手。
3.研究生眼界太高,本科生比较务实低。
很多研究生毕业就想当领导,本科生对岗位要求则不高。
比如,郑州一位女孩,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别的同学都选择就业了,她要考研究生,她认为研究生毕业可以在三甲医院做研究,不在一线当护士。
结果硕士毕业后,费尽千辛万苦进入一家三甲医院,还是分到一线当护士,而她原来本科的同学都成护士长了。她还不大会扎针,常常被领导责备。
还有一些税务岗位招公务员,都是一些偏远县城的税务局,让硕士生大失所望,而本科生则大喜过望,求之不得。
郑州李同学就吐槽:"我好不容易考上了国考,结果分配到了某偏远县城的税务局,跟我想象中的光鲜亮丽差太远了。"
很多用人单位之所以“只要本科生”,这是现实环境造成的,一是本科生工资要求低,二是本科生适应能力强,三是本科生好管理。
研究生连年扩招,文凭自然贬值,而用人单位太过现实,只看重能力,不太看重学历,因为本科生属于“第一学历”,985或者211大学的本科生,比第一学历是二本、三本的研究生似乎更真实。
高学历不再是金字招牌,名校光环也褪色了,所以研究生就业就要改变思维,放下身段,靠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