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吴军博士:当下一代大概率难以超越父母,如何走好教育之路?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热点 来源:热点 查看:评论:0
内容摘要:吴军博士:当下一代大概率难以超越父母,如何走好教育之路?2024-10-11 13:33:17来源: 《当代教育家》杂志 上海

吴军博士:当下一代大概率难以超越父母,吴军如何走好教育之路?2024-10-11 13:33:17 来源: 《当代教育家》杂志 上海 举报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外滩教育

本文共5900字,博士阅读约需11分钟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永不失联

AI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不少家长对未来教育产生了迷茫。概率知名计算机科学家、难超硅谷资深投资人吴军博士认为,越父尽管AI技术日新月异,母何但教育的走好之路底层逻辑始终未变,尤其是教育教育内卷的态势,并不会改变。吴军在新书《卓越》中,博士他直言,当下代教育的概率目的和目标是两回事;当教育回报率不断降低,每个家庭更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难超教育之路。

AI技术的越父不断迭代和发展,让已经日益内卷的教育环境,更多了一种惶恐和茫然无措。

作为计算机科学家、硅谷投资人吴军却认为,很多关于AI和教育的讨论,其实是一种伪命题。因为无论AI的技术如何更迭,教育的底层逻辑其实并没有改变,教育内卷的现状也不会消失。

很多家长熟悉吴军博士,是因为《大学之路》这本书。8年前,他的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斯坦福大学,他在这本书里回顾了自己和女儿走过的求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的过程,以及对教育的理解。

2年前,他的小女儿也从高中毕业,完成了大学申请。陪伴两个女儿的教育之路,以及长期以来对教育问题的思索,让他试着厘清一些教育的底层逻辑,并写进自己的新书《卓越》。


作为一位对教育感兴趣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站在科技和商业前沿的科学家,他经常能以一位“局外人”的身份给出一些犀利的观点。

他直言,今天似乎人人都很关心教育,但是,重视教育并不等于会教育,多投入时间和金钱也未必能取得好的教育结果。教育自有其规律,不会因为我们心急或者增加投入就发生改变。

当教育回报率不断降低,全球教育军备竞赛进入到一种“存量竞争”,家庭和个体更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目标,以及通往卓越之路。


吴军博士


如何对待

必然会发生的教育内卷

谈起今天的教育内卷,吴军觉得,这是人口增加和竞争激烈下的必然结果。

可是,教育内卷究竟会带来什么?他根据自己和孩子的学习经验,以及对身边人的观察后发现,当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投入时间训练,成绩也不会再提高了。

为证实这一想法,他专门调查了中国一些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以拼分数为目的、半军事化管理的强化练习对提高成绩有好处,那么这些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应该随着最近10年教育内卷程度的加深而稳步提高。

事实却是,从2011年到2021年的10年间,这些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没有明显的变化,每年的变化都在浮动范围之内。

越来越高的教育投入,并没有使学生的绝对成绩产生变化,反而对个体造成了一些伤害。

显而易见的是,参加过多补习班,一遍又一遍地刷题,让学生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身体发育受到影响,这样的压力甚至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让他们原本该自由发展的天性受到抑制,失去对知识的兴趣。

教育内卷的结果,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吴军还将今天国内大、中、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上花的时间及学习效果,和30多年同龄人在每一个阶段花的时间以及得到的结果,做了对比。

他观察到,今天这一代学生虽然在语文、数学等考试课程上花了很多时间,且很早就开始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培训。但结果却是,除了在简单的计算机编程方面普遍有进步之外,在数学、语文、自然科学上,都没有表现得更好。特别是一些进入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解决计算机难题的能力,都差强人意。

吴军认为,这和他们在学生时代仅仅靠强化训练的培养方式有关系。单纯增加学习时间,大量重复性地做题,对个人的思维锻炼和个体发展,有害无益。

正如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所说,教育内卷使我们的整个教育系统和学习系统发生了退化。其中,教育系统的退化是在整体层面,学习系统的退化则是在个人层面。


既然内卷是一件性价比很低的事,为什么还让全球范围内的父母趋之若鹜?这背后主要源于中产父母对下一代超越自己的渴望,以及对阶层滑落的恐惧。

清北和藤校毕业的父母,大概率会希望孩子也能上这样级别的学校,不要比自己差。可是,从数据统计来看,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吴军在清华大学的学妹、雨果奖获奖者郝景芳,曾做过一个统计估算。

她将清华、北大一年录取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加起来,大致有3万人。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会留在国内,其中又有一多半会留在北京,也就是1万多名清北毕业生。

假设这1万多名毕业生两两组成家庭,那么至少组成5000个“清北家庭”(当然这是一种极端假设,实际家庭数量远远不止)。而清华、北大每年在北京会招多少本科生呢?大约600人。

也就是说,即使把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全部给“清北家庭”子女,也有九成孩子是上不了清华北大的。

吴军发现,即使估算得更宽松一点,结果也至少有六成“清北家庭”的孩子上不了清北。

因此,家长希望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这一期待可以理解,但是并不合理。特别是名校毕业的父母,下一代想要再考上名校的概率,并不会比父母更高。

这一情况还不只是发生在中国。

吴军表示,在美国,硅谷和纽约的名校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些毕业于名校,在各大公司担任要职,有着非常光鲜的履历,孩子却未必能“青出于蓝”,上不了美国名校的,也比比皆是。这同样符合前面所说的统计学概率。

据他这10年来的观察,大约从2013、2014年开始,硅谷地区的华裔二代进入美国名校的总人数基本不再增长。十年前能横扫美国排名前五大学的申请材料,放在今天,至多能被一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录取。且美国排名前20名大学的华裔学生比例,在最近十年并没有提高。

当名校提供给亚裔学生的比例保持不变,也就意味着无论怎么卷,都只能陷入一种“高投入、低回报”的存量竞争。

如果大家能想通这一点,很多名校毕业的中产父母,应该能更理性看待“内卷”。


认清教育的目的

取法乎上

认清现实后,再来看内卷之下的“鸡娃”,就会发现这种教育方式吃力不讨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却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

然而,想要做出更有智慧的选择,还需要对“教育的真正目的”,做一次正本清源的思考。

吴军表示,

如果一个人把教育的目的,仅仅理解为是获得学历,那么,他即使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在人生和职业道路上也走不远;

如果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将教育的目的理解为获得学历,那么带来的一定会是非常严重的内卷。

正因为对教育目的认识不清,很容易陷入急功近利。且在不同国家的升学游戏规则下,各有各的卷法。

他经常见到,很多美国亚裔高中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课外活动,单纯只是为了升学,而非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

比如,他遇到过一位华裔学生,在高中时就一边创办俱乐部、一边辛苦创业。

可是,当他收到一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后,马上就把已经完成了80%的创业项目扔到一边,俱乐部也交给其他人,再也不管了。因为他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提高申请大学的竞争力。

后来吴军了解到,这个学生在大学里不仅学得很吃力,还一直在找最容易的专业选修课凑学分。功利性的升学包装,并没有让他获得持久的竞争力。

明确教育的目的,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它对学生和家庭的教育行为、教育决策,都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引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把教育的目的,设定为拿到名校的录取,他的发展后劲可能也就止步于此;

如果一个孩子把教育的目的,简单理解为掌握谋生技能,无论从多么好的学校毕业,未来到“大厂”打工可能就是职业天花板。


那么,从孩子的长远未来考虑,应该设定什么样的教育目的?

在吴军看来,教育的目的,应该在于能让人明辨是非、提高判断能力、拓宽见识。简单来说,教育要能使人获得自由。

他还总结了成功者身上不可缺少的共性特征:

在别人都随波逐流、判断不清形势时,他们能判断清楚;

在别人只看眼前利益、缺乏远见时,他们有超出常人的见识;

在别人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时,他们能做到。

这些共性,与名校和学历没有必然联系。那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看问题还停留在表面,判断力也不比同龄人高的孩子,未来也不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在今天,如果以“明辨是非、提高判断力、拓宽见识”的目的来看待当下的教育,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也就有了全新的参考系:

比如,在学习某些学科知识时,不能满足于会做几道题,而是要培养和锻炼知识背后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带孩子出去走一走、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出自兴趣的阅读和思考,或许不能对升学和成绩有直接的帮助,却能开拓眼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见识……

如果在教育目的的设定上“取法乎上”,也就对脚下的教育路径,多一份胸有成足的淡定。


放弃不切实际的教育目标

或许会有家长觉得,即使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在涉及到教育决策和选择时,依然无法“一劳永逸”,还是会有很多纠结和不知所措。

这是因为,仅仅明确教育目的是不够的,在吴军看来,不同个体和家庭还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两回事。

首先,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该与各自的家庭情况相匹配。

简单来说,即使最终的教育目的相同,但是工薪阶层家庭和那些“家庭有矿”的孩子,所走的路也不一样。阶段性的目标,必然有所不同。

对一个来自中下层家庭的孩子来说,掌握有效的、能够发挥自己专长的谋生手段,应该是教育的首要目标;


在达成这个目标之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可以作为第二个目标。


此外,教育目标的设定,也体现在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选择。

在吴军看来,出身普通家庭、需要在本科毕业后考虑就业的学生,走专业教育之路,比起走通识教育,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他身边有不少华裔朋友,为了让孩子成为精英,把孩子送去那些名气很大,但并不重视专业教育的大学,最后发现,孩子毕业后空有一个漂亮的文凭,却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缺乏良好的通识教育,他可能难以走远;

可是如果缺乏专才教育,他可能难以在这样一个高竞争性的社会里谋生。

毕竟,不管做什么,孩子只有在某个领域有专长,才有可能出类拔萃。且掌握一技之长这件事,最好在走出校门前完成,毕业后,只有极少公司会像学校培养学生一样培养刚入职的年轻人。

吴军建议,最好在选大学时,就应该设定好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比如,哈佛、耶鲁这样的藤校比较注重通识教育,如果本科生毕业去申请谷歌或微软,面试官更可能倾向于麻省理工或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毕业生,甚至是加州伯克利、密歇根大学等公立大学的毕业生。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例子太多,今天很多美国华裔学生不再单纯追求进名校,而是会根据未来的发展需求,选择大学和专业。

吴军对比了两个女儿就读高中的毕业生申请数据发现,2022年和近七年来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中,选择工科和商科见长的学校(比如MIT、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大学等)的人数,比7年前多了许多;选择以通识教育见长的学校的人数,却明显减少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网络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今天,通识教育的课程完全可以通过MOOC等网络平台学习。因此,过去先打通识基础再培养专长的受教育方式,正在逐渐被打基础和专长培养同步进行的学习方式所取代。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每个人的教育目标,不仅受限于自身的条件,也和其生活环境和社会需求有关。

比如,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选择,也在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当国家或者社会需要让一半年轻人被分流到职业教育的轨道上,而不是鼓励所有人都读大学时,必然会有一部分人,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目标——究竟是要进入普通大学,还是转入职业教育赛道。

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如果设置了不切实际的教育目标,不仅可能无法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还会感到迷茫,甚至怀疑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不平等的背后

是职业的不平等

如果说,教育内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那么教育不平等,同样如此。

2021年,《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的短视频,曾在网络上引起关注。视频里的高中生一天只上三门课,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下午5点半就放学,放学之后也没有关注。


图片来源:《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瑞清ching

很多人羡慕地说,自己的学校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教育;还有更多人从这一视频里,看到了教育的不公平。

在吴军看来,不论总体教育资源有多么丰富,教育都难以做到绝对公平。只要不同学校之间存在自由发展的空间,就会有好有坏。且教育本身具有筛选功能,它也决定了教育不可能实现绝对公平。

他以美国为例,教育资源看似更丰富,也更开放,但顶级大学就那么几所,绝不比国内进清华、北大容易;顶级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

此外,大学录取规则中也没有绝对的公平,很可能在学业上同等优秀的学生,有的上了排名前10的私立名校,有的只能上州立大学,甚至无缘一些好的州立大学。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现有的高考制度,反而是做到了公平性,当然它也还有一些待优化的空间。

他还表示,教育的不平等,背后根源其实是职业和社会分工的不平等。

社会永远会有分工,有人从事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也会有人在餐厅做服务员、厨师;

在写字楼里,有人从事白领工作,有人从事清洁工作。

当不同职业受到的待遇、收入差异过大,职业之间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必然会落到教育竞争当中,而且是一场教育资源悬殊的军备竞赛。

也只有追求不同职业的平等,创造更公平的就业环境,对各行各业给予充分的尊重,所谓的教育公平问题、以及教育内卷,才有可能解决。

那么作为个体层面,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下,我们究竟要做些什么?

或许,重新理解教育和学习,变得十分重要。所谓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学会理解世界,包括在知识和逻辑上理解世界;

二是学会运用知识,而不是单纯学习书面上的知识;

三是终身学习,搭建自己和人类思想之间的桥梁,而不是离开学校就不再学习了。

吴军尤其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早在《大学之路》写一书时,他就提醒,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学校教育,还要重视孩子走出学校的教育。

尤其在知识和信息更新飞快迭代的时代,绝大部分人接受知识的速度,都慢于时代的步伐,且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世界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导致竞争的激烈化,终身教育和学习的意识,也变得越发重要。

另一方面,终身学习,也并非仅留在掌握新技能上,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里,每个人都需要创造自己在社会中的发展空间,包括自由挑选职业、自己管理人生。这也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内容。

吴军建议,当教育不平等与教育内卷一样,不可避免存在的时候,我们更要重新看待“学习”,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来自Pexels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财迷心窍网 site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