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适逢近期教育领域一波震动。学历每年毕业季被拿出来调侃的造假事件——某演艺从业者涉嫌考试学历造假——那几位又开始在茶余谈资中出现。
吃瓜之余,到底海外学历造假到底有没有责任呢?
没有责任是不可能的。虽然没有刑事责任那么严重,海外但相信这样造假的学历情况,对于其道德形象已经有足够的造假影响了。
咱们看看【“海外学历”的到底真实性】在国(境)内是怎么的认定的。简单来说:
1. 选国(境)内高等学校,有没有责一定查两个网址:
一是海外“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
https://gaokao.chsi.com.cn/
特别是“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https://gaokao.chsi.com.cn/gkxx/zszcgd/dnzszc/202007/20200709/1939506026.html
2. 如果有人伪造高等学校的印章,则依《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伪造、学历贩卖伪造的造假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到底解释》:
对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有没有责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 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 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NDAyODgxZTQ1ZmZiYmU0MTAxNWZmYmY2ZjA0YzAyZjY%3D
3. 伪造海外学校的证书一般不涉及刑事责任。但老实说,这个东西造假非常没有意义:
从国家层面来说,从海外学历(或称“境外文凭”)到国内认可,须经教育部的认定才算完成。认定完,国家才正式承认这个学历,同时给予法律保护。
与海外学历有关的民事纠纷通常不会因为证书真假直接影响民事判决。主要是因为签发于海外的学历证明通常不能直接作为证据,除非是违反了诚信原则,其实与证书真假无关,更重有无学历的事实。
而且不出具认证的话,仅凭签发于海外的学历证明,人民法院一般是不能认定为证据的。(而如果是真的为什么不去认定呢?)
4. 最后,教育部对外国高校依据“学历学位证书是否获得所在国承认”而整理了名单:
http://jsj.moe.gov.cn/api/index/mdDesc/gwyx
疯狂强调!
【在不在名单】和【学校的好坏】之间【没关系】,名单通常只作为学历是否有效的初步参考。
之所以出现学历造假,多少和“学历崇拜”的风气有关。
如果依然有很多人的想法在“高学历=成功=高收入”这个等式上固化;
依然用分数/一纸文凭作为价值主要的评价手段;
依然将综合性大学视作成功之路的唯一阶梯;
诸如此类,我们就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真的复杂。
至少近两年,高考之后新闻里多了不少“阳光高考”的宣传,特别是防高考诈骗的信息,
比如“高考防骗指南”:
https://gaokao.chsi.com.cn/gkzt/gzfzp2021,
比如各类院校的名单:
https://gaokao.chsi.com.cn/zsgs/zhangcheng/listVerifedZszc--method-index,lb-1.dhtml
但说实话,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对国外各种复杂的学历学位,确实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关注;另一方面,伪造一份“某国克莱登大学”的证书,仅此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
和伪造国内大学的证书相比,这样的造假行为在国内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利益受到侵害的客体。或者说,仅一张这样的证书,并没有损害国家机关的公信力,也不影响社会秩序。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今天很多“克莱登大学”就像“学历爱好者”的二创。
当然,如果同时伪造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文件,就是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了。
注:“克莱登大学”原是小说《围城》里虚构的骗子学校。国外一些不法学校与国内的“黑心”中介联手,搞得跟真的一样。
对与海外学历证明相关的民事纠纷,适用的法律主要针对于其证据合法性方面,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六条:
当事人提供的公文书证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ZmY4MDgwODE3NzdkMGM5NDAxNzdjY2QyOWQ4OTRkZWQ%3D
这里的条约通常是指,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有关学历学位互认的各种协议协定、备忘录,可以参考:
http://www.moe.gov.cn/s78/A20/gjs_left/moe_857/
当然,仅有这样的协定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教育部留服中心的证书确定下来。[2]
归根结底,学历实在是一个太过简单的“筛选工具”。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以学历作为应聘者的快速筛选标准并非不可理解。正如一些民事案例和研究指出的那样:
“学历学位代表劳动者真实学习经历,系用人单位初步判断劳动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基本情况的关键因素,并因此直接影响用人单位是否招用劳动者之决定,劳动者应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如实说明义务”。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2014)通民初字第18991号
但另一方面,唯学历论却在无形中败坏社会风气。
“有XX学历就能涨X倍的工资”,这种现象/观念的存在让“拿到高文凭”的诱惑变得难以抵挡。
高文凭当然没有那么好拿。于是,“文凭工厂”、“认证工厂”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屡见不鲜。部分成绩不佳的学生出于某些理由选择国外的文凭工厂,或是一些“授课都不授”的硕士项目。
一篇2008年的报告就指出[1],美国、以色列、中国、意大利、越南各国国内均受到假学历、假文凭的影响。
除了前面说的问题,有的经济学家还认为[1],假学历(fake degree),而非低质量的学位,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1. 增加额外成本
大学因伪造的学位而承担了防伪成本和声誉受损的成本;
2. 一步错步步错
一些人轻易购买了学位项目,拿回来一看却发现是假的。花钱买了一张废纸,情何以堪。有的伪造学位甚至看起来相当“专业”,还“附赠”了有完整的培养方案、论文要求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贝尔福德大学——知名野鸡大学。
3. 破坏信任基础
假学位会影响包括医生在内的,具有较高技术要求领域的公信力,进而影响到更广阔的经济领域;
总之,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关于国外(境)学历学位认证书的体系也日渐完善。事情总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文凭认证体系可以参考下图:
仅供参考,请注意不涉及具体学历或学位类型
很多证明的办理是自己就可以完成信息检索的,最多也不过发邮件或者打电话问一问工作人员。
最后容我多个嘴,聊一点自己的感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这或许无可厚非。
但是,“利益”却成了部分人唯一的思考方式,甚至造成了精神层面的窄化和矮化。
“高学历=成功=高收入”,这种执念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更令人遗憾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观念还对他人形成了一种“话语霸权”。
举个例子:
有多少人早在选专业的时候就“被规划”了未来?
反对这种“规划”的人,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吗?
这些规划里,有多少取决于“前途”和“收入”?
又有多少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兴趣呢?
一个专业不属于“热门专业”,一个梦想听起来“离经叛道”,就不值得选择,甚至应该被取缔、被“消灭”吗?
显然不是嘛!
本文作者咸球(知乎)
编辑Nemo
转载已获作者授权,对原文略有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