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很少人会留意自己的中指,更是触目对上面的鼓包、老茧已经熟视无睹。惊心就像很少人会反问当下的鼓包教育制度是否合理,因为已经裹挟其中,学习习惯了麻木盲从。岁高术展手
但有位18岁的中生女孩拍下了一组有着特殊讽刺意义的照片,向这道中国式“青春伤痕”开战了。触目
作者:立正妈妈,惊心蓝橡树专栏作者。鼓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学习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岁高术展手如果喜欢蓝橡树的中生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触目
看看这一根根中指,满是老茧,鼓包,扭曲,甚至骨头变形。
这些看似是老年人的手指,实际上来自117位年轻的中学生。这是他们长年累月握笔写字留下的,独属于中国学生的“青春伤痕”。
这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展出的作品是117根带有特殊印记的中指。惨不忍睹的中指照片,让人触目惊心!
这场展览名为《塑形:手指证件照》,一位18岁高中生用五年时间记录下来的,不仅仅是寒窗苦读的不易,更是对中国畸形教育体质的声讨。
变形记:
受伤的手指,畸形的青春
艺术家乔飞尔做这个展览项目的想法来自于在初中上学时,看到女生同桌因长期写字,右手中指第一指节处被磨出了鼓包(变形)。同桌对此施行了许多保护措施,但最终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这让乔飞尔注意到,自己的中指也同样在长期写字受到压迫而变形。她,她同桌,她身边的同学,都是如此。
于是,她展开了一场调研,想要看看同学们的中指状况,同时了解大家对自己手指的主观性认知。
“手指证件照”项目拍摄了117名学生的手指肖像(其中高三学生29人,初三学生88人),测量他们的中指第一指节的变形(鼓包)情况,并收集了学生对此变化的观察和态度。
《手部观察报告单》的问题包含:
1.你认为手指上产生鼓包的原因? 2.你一天当中的拿笔时间? 3.你觉得在手指上出现鼓包这种状况正常吗? 4.你如何看待手指上磨出的鼓包? 5.家长/老师有无关注此现象? 6.家长/老师如何看待此现象? 7.你有没有啃指头的习惯?
数据显示,76%的同学感到压力很大,75%的同学持笔时间超过6小时,其中甚至有21%超过9小时。
对于手指鼓包现象,75%的家长/老师中并没有关注,85%认为此变形正常,甚至有家长认为有包就是认真学习的表现。
微妙又讽刺的是,56%的孩子认为手指出现鼓包的状况是正常的,并且40%的孩子对此已经无感。
甚至还有两位同学表达了对鼓包的喜欢,其中一位男生写道,他认为鼓包是一个光荣的标志,包越大说明学习越认真,说明成绩越好。
在繁重的课业下,被压迫到变形的,又岂止一根中指呢?
这场展览记录的不仅仅是飞尔和她同学的手指,更是他们在奋笔疾书做了无数张试卷,用尽无数根笔芯后,被学业压垮的青春岁月,以及残留下来的,早已被社会所塑形的身心。
18岁的乔飞尔是这样描述那段不堪回首的时光的——
“我和我身边的同学都在努力成为他人眼中的样子:‘你要成为……你必须要达到……’,伏案做作业成为‘要怎样怎样的’的唯一路径。‘我现在怎样,我必须怎样,将来才会怎样’,我们的身心已逐渐被社会塑型。”
在这12年的基础教育生涯中,乔飞尔也无数次与自己与父母等周边环境,发生过生理与心理上的冲突。
她想要追问“我是谁”,而不希望由别人告诉自己“你是谁”。
但现实是,无论身体还是身份,她都无法主宰。
活在当下教育体制里,学生就是唯一的身份,身体就是埋头学习的工具,无论你抗争与否,都无法逃离。
所以,她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也在这种现状下发生了自我冲突——
“拉肚子、头疼、经期疼痛、颈腰不适等等,这一系列症状长达数年的反复地提示着身体在反抗。更甚者是啃指甲、揪头发、划伤身体的某部分……”
“生命深处的疼痛被分数淹埋,与此同时又被‘为你好’转移。时间塑造出的身心异化,也普遍存在于我的同学身上,尤其是长期持笔而被伤害的中指,成为了我们及上下几个世代共同的身体‘证件照’。”
展览当天,许多参观者破防,甚至当场流泪。只因那一幅幅照片,击中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
甚至有些观众在看过展览后才注意到自己手指上一直也有鼓包,并且经久不消。它仿佛是一道刻入骨髓的疤痕攀附在指尖,不断提醒着你“天道酬勤”才是中国式生存之道。 却忽略了,变形的指头背后,变形的身心。
“没有中指不变形的中国人”
中国人在学习这件事上有多卷? 看看他们变形的中指就知道了。
从幼儿园开始,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就迫不及待地送孩子上各种语数英的幼小衔接,小小的指头刚学会握筷子,就得适应每天高强度的作业压力。
上学以后,各科课内作业挑灯夜战到深夜,但塞满课余时间的培训班,铺天盖地的教辅和试卷,早已提前锻炼孩子们去适应社畜的996和007。
被坚硬的笔杆子磨破的皮,荧光笔的颜色会沉淀在指缝间,脱落的死皮会掉了一层再长一层,最终在无数次迭代中摞成了摞。
寒来暑去,人生最美好无忧的十几载,成功将一双稚嫩的小手锤炼成拥有绝世老茧的铁砂掌。
变形的中指,已经成为了辨认“新一代中国人”的标记。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宁掉十斤肉,不失半点分!”
“抗得住给我抗,抗不住,给我往死抗!”
“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多么熟悉的口号,为了成绩哪怕发疯也在所不惜。
最可悲的是,喊着口号的中国学生,居然已经从心底里认可了这句话。 变形的手指,连同“天道酬勤”的口号,如今已经刻在中国人的DNA里,成为每一个努力的做题家勋章。
为了成功,卷得发疯,得不偿失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人深省:
中国上海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位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周13.8个小时; 芬兰的学生每周仅花费2.8小时在做作业上,但在学术测试中表现却接近中国,芬兰的教育甚至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中国与其他国家学生平均每周作业时间对比情况
▲中国与其他国家PISA的测试成绩对比
天道酬勤,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悬梁刺股,废寝忘食…… 这些根植在中国人骨子里勤学苦读的思维,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脑。
却很少有人去推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否真的全然如此。
分数膨胀,造成“过度学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边际效益递减”——你做得越多,并不会回报越多。学习投入趋于无限大,而学习收益却趋于无限小。
近些年屡屡登上热搜的“蘑菇云成绩单”,无不提醒着我们,“超量学习”不仅要付出过高的教育成本,同时也会牺牲更多“机会成本。”
为了“提高一分”,原本已经足够优秀的孩子,依旧只能继续刷题,争取刷到“一分不扣”。
原本可以多方面发展的学霸,却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温故”上,没法腾出精力去“知新”。
早在2019年,《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高分通胀”的背后是教育的悲剧》就曾在网上掀起热议。
高分扎堆,“学霸”看似越来越多,但疯狂的“作业竞赛”背后,被牺牲的却是孩子们的童年和身心健康。
儿童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学生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仅7.74小时,超过6成的孩子睡眠不足;
54.2%的儿童当前身高水平没有达到遗传身高;
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 80%,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青少年肥胖人数已经达到了5300万人,数量居世界之最;
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每五个人里有一个……
触目惊心的数据比比皆是,无不提醒着我们——
气球撑太大会破,绳子绷太紧会断,孩子压力太大会疯。
如果在百度搜索“写不完作业而自杀”,你会获得35800000个搜索结果。
作业、补课、考试,被称为压垮学生的三座大山。层层重压之下,多少苟延残喘的孩子,在濒临崩溃的边缘徘徊,迷茫而绝望。
正如乔飞尔在展览中发出的灵魂拷问——
“十八岁中指上的老茧、鼓包……到底是身体证件的荣耀?还是当下教育体制的畸形?”
尽管在这个“分数为王”的时代,内卷无可避免。 但一味地只卷分数,疯狂刷题,却可能赢了上半场,输了后半生。
世界那么大,别让孩子困在一方书桌。
别让独一无二的孩子,卷丢了自己,最后活成了面无全非的工具人。
育儿的真谛,应该是帮助孩子破茧成蝶,而不是作茧自缚。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40